澳门金沙,澳门金沙网址_app下载
 
 

何为写生为何写生如何写生

浏览:次    发布日期:2019-12-18

原标题:何为写生 为何写生 如何写生

宁静的余晖(油画) 杨鸣山

青年(速写) 尼古拉·菲钦

穿粉红衣裙的女士——娜塔莉娅·波达勃尔斯卡娅肖像(油画) 尼古拉·菲钦

近日,在全山石艺术中心,靳尚谊、全山石、邵大箴、詹建俊、胡振宇、张祖英六位美术界老教授以正在展出的“尼古拉·菲钦与杨鸣山油画写生展”为例,围绕写生的意义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深入探讨。写生对于创作的意义是什么?如何看待普遍存在的借用相机工具、画照片等现象,写生的方式方法有哪些?由写生出发,中国美术院校的油画教育、当下的油画创作又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?几位油画界前辈有着怎样的担忧和思考,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?本版整理刊发他们的发言,以期对业界有所启发。

靳尚谊:美院学生对油画的发展产生了质疑

谈写生,首先要说说色调。因为环境不一样、时间不一样、光线不一样、颜色关系不一样,所以色调也是不一样的。色彩语言和造型融合在一起,不可分割。杨鸣山的油画中建筑近景、中景、远景不一样,空间感强烈。其实,体积语言和空间语言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是很难表现的,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概念。我和很多画家一样,画风景的时候先画中景、远景,最后才画近景,近景的颜色很弱,空间推不过去。这也是中国艺术家画色彩的普遍现象。

讲到写生,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,一些画家包括美术院校的教师都画得很大、很多、很完整,但是这些画都是一个调子,色彩不够丰富。所以,中国的油画艺术家不认真研究油画语言,中国油画如何发展,还真是个大问题。

当前中国油画另一种情况,就是美术院校的学生对油画的发展产生了质疑,不画画,去搞观念和装置了。他们认为,中国的油画理论家和一些文章都这样说了,油画的前途就是观念艺术。怎么发展油画,要不要画?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,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。

20世纪50年代,我和我的老师都是研究油画的。那时候,17年我只看了3次展览,都不是最好的。直到1979年到西德访问我才真正看到欧洲油画原作,我们的进步是非常艰苦的。后来,我再出去看,研究的都是油画语言的问题,对于好的油画,观念、风格、创新,都不是最重要的。只有掌握了油画语言,才能谈观念和创作。语言不行,观念和创新都没有意义。

看杨鸣山的画,每一幅都不一样,空间、冷暖、色调等都很全面,这与他的俄罗斯艺术基因有很大关系。中国艺术家觉得体积、空间的道理很简单,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做不到。而体积、空间以及色调是油画极其重要的因素,确立了独特的审美态度和标准。所以学好油画,对中国艺术家的审美修养、环境营造、生活格调的提高都大有好处。

全山石:只有在原作中才能看到独特的审美价值

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写生,而是到乡下去用手机拍照,回来在旅馆里按照片画。他们并没有领会为什么要写生,写生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,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去写生,用什么方式来写生。

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画家,拿四五米的画布,用八仙桌做调色板,结果画出来很像照片,这并不是油画。油画语言非常丰富,油画的美感、独特的审美价值,只有在原作中才能看到。尼古拉·菲钦的油画最大的特点,就是保留了传统油画的精髓。他的作品既吸收了俄罗斯油画的传统优点,又有印象派的特点。他画的人物肖像,很传神,色彩更微妙,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油画语言。这种创造的精神和创作语言,很值得我们研究。比如《穿粉红衣裙的女士——塔莉娅·波达勃尔斯卡娅肖像》,局部是抽象的语言,远看却是裙子的皱褶。胳膊色彩非常丰富,用了很多白粉,却没有一点粉气。

而杨鸣山没有留过学,也没有在国内举办过展览。上世纪50年代末、60年代初,他到新疆艺术学校美术系教书,在那里生活了40年。他画了很多画,都放在自己家里。此次展出的只是他作品的冰山一角,这样小的油画他还有几千幅。所以这样一个对艺术非常虔诚又热爱生活的艺术家,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学习?

尼古拉·菲钦与杨鸣山的作品展现出的共同的地方就是写生。

邵大箴:没有扎实基本功是画不出好作品的

分享到:
技术支持: 织梦模板 分享到: